西班牙巴斯克區潘普洛納:有奔牛節和海明威加持的納瓦拉首府

潘普洛納  (Pamplona) 是西班牙東北部納瓦拉 (Navarra) 省和自治區的首府,每年七月為期七天的奔牛節 (Running of the Bulls) 赫赫有名,它也是我曾經求學的城市。幾個世紀過去這第一次的重遊真的是百感交集,好個人物不在,景色也改變很多,讓我還迷了路,在校園裡發生了奇遇。

聖費爾明節日 (San Fermin Festival) 紀念該市第一位主教聖費爾明,海明威 1926 年的小說《太陽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 對它進行了大量的描述。節日從七月六日開始,一直持續到十四日,七日開始每天早上都會舉行鬥牛活動,鬥牛前有著名的 encierro (意指"包圍”)活動,它在聖多明各的山上舉行,然後沿著 Calle Mercaderes 街繼續進行到達埃斯塔菲塔 (Estafeta) 的十字路口,通往鬥牛場,當公牛被驅趕時,會奔跑穿過街道,人們拿著紙捲拍著牛,在公牛面前奔跑的傳統。

雖然我在此城待過三年多,但不能說對它很認識,畢竟留學生很忙著唸書寫論文,不會做飯也得學著料理三餐,還花了很多時間和樓友同學和朋友聊天社交。好在還是和同學參加了一次奔牛節,雖然沒有下場被牛追,但為了在城中找個好位置看早上八點的奔牛,我們竟也在城區徹夜閒逛,喝著熱巧克力取暖,迎接黎明的到來,看著工作人員把木樁插入石板地的洞裡圍起柵欄。當時間一到,我們因有著極佳的地點得以站在柵欄的正後面,當牛群在眼前呼嘯而過時,那些在牛前面英勇地等著的遊客們有的奮力向前跑,也有的立馬亂竄從柵欄下逃命而去,看得我們哈哈大笑。到了晚上則是在 Ciudadela 公園的廣闊綠地上看煙火。西班牙人很會過生活,除夕的街上很多人不惜巨資把自己打扮成葡萄或是麵包師傅,很是有趣,也成了我對西班牙最初的好印象。

西班牙巴斯克區潘普洛納:有奔牛節和海明威加持的納瓦拉首府

這次為了一訪以前唸書住過的公寓,找了好久才終於在以前寫的明信片上找到了地址。肉肉很開心可以拜訪我以前唸書的學校,我也很期待看看記憶和現今的落差。在終於找到公寓時,它的大門看起來好新,我很難回想起來,但是看到二樓的窗戶我想起了曾經住在那一間來自 Galicia 省有著明亮大眼睛的女孩。然後頂著十月初的艷陽,我們試著去大學的校園看看,離譜的是已經不記得路線了,到了入口也不知道要往哪個方向前進。此時向一位衣冠楚楚的男士詢問,才知道看似教授的他是董事會成員,來自巴塞隆納,他好心的帶我們抄捷徑,還建議我們去學校的美術館參觀。肉肉好奇地問他為何校園和附近社區裡看不到幾個人,原來可能因為是星期六都去了市中心玩樂,或是待在圖書館看書了吧。

西班牙巴斯克區潘普洛納:有奔牛節和海明威加持的納瓦拉首府  西班牙巴斯克區潘普洛納:有奔牛節和海明威加持的納瓦拉首府

在校園裡看到有朝聖路線的指標讓我備感驚奇。整個大學就像是被重整了似的,新的很陌生。畢竟我離開已經太久了,這些年的變化可能是慢慢累積成現今的時髦模樣,但我還是想念以前的那個古典味。

根據西班牙官網介紹我再次有機會多認識了一下這城市:"潘普洛納坐落在阿爾加河畔肥沃的平原上,是一座充滿歷史和根深蒂固傳統的城市。其歷史街區的街道和廣場仍然保留著大量紀念性建築,其中以教堂和中世紀城牆為主。潘普洛納是一座傳統與現代和諧共存的城市。這座城市由羅馬將軍龐培於公元前 75 年建立,在十世紀隨著潘普洛納王國的建立而變得越來越重要。在桑喬三世統治時期 (11世紀),目前的聖詹姆斯之路路線穿過納瓦拉土地,這一事實將影響該城市的外觀及其歷史發展。市政廳廣場的中心矗立著雄偉的巴洛克風格的市政廳外觀。這棟建築建於 1752 年,是為了紀念聖塞爾寧 (San Cernín)、聖尼古拉斯 (San Nicolás) 和納瓦雷裡亞 (Navarrería) 小村莊的合併。市政廳旁邊是建於十三世紀的哥德式教堂 San Saturnino 或 San Cernín,鄰近的 Cámara de Comptos (13 世紀) 是該市最古老的建築。在聖多明哥山上還可以看到收藏有重要的考古作品和藝術品的納瓦拉博物館 (Museum of Navarra) 。納瓦雷裡亞 (La Navarrería) 街區的中心矗立著聖瑪麗亞皇家大教堂 (Santa María la Real Cathedral)。這座大教堂於十三世紀中葉在前羅馬式大教堂的遺址上動工,但直到十六世紀才完工。這座宏偉的建築擁有三個哥德式風格的中殿,以及一些新古典主義的增建部分。中央中殿是貴族查理三世和他的妻子(15 世紀)的陵墓所在地,陵墓由雪花石膏製成,被認為是納瓦拉最重要的雕塑系列之一。主祭壇上矗立著皇家聖母瑪利亞的雕像,納瓦拉的君主在加冕儀式前宣誓就職。"

Ciudadela 公園、Taconera 公園和 Media Luna 花園是週末和朋友碰面走走的地點,舊城區是採買和品嚐納瓦拉美食的理想所在。納瓦拉的傳統農產品為蘆筍、辣椒、扁豆;烤羊肉或用番茄和辣椒烹製的羊肉是經典菜餚,最後佐以納瓦拉原產地命名的優質葡萄酒和 pacharán (黑刺李茴香利口酒)。

潘普洛納在二十世紀下半葉經歷了幾次城市擴建,這是人口、工業和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人口增長延伸至先前在城牆外新的行政區。這座城市的酒袋、涼鞋、繩索和陶器製作等古老工藝與金屬、廚具、酒類、紙張和化學品的製造以及麵粉和糖的加工共存。工業化產生了工廠和工人住宅的郊區地帶。潘普洛納既是大學城,到了七月成了人擠人的超級觀光城,市中心狹窄的街道到了晚上到處是喝完的啤酒瓶。這次短暫的重遊讓我感觸頗深,對這個城市的美好回憶和年輕歲月再次翻攪。等退休後的長旅居或許還有機會再重遊,至於會不會選在奔牛節時湊熱鬧,就看情況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olar61 的頭像
    polar61

    北極熊歷險記

    polar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